第(1/3)页 1943年1月7日晚,居仁堂,华北方面军司令部。 年初,北城的雪下得格外大。鬼子指挥中心附近的湖面早已冻得梆硬,冰层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,活生生像蒙了层尸蜡。 凝视着窗外萧瑟的雪景,冈村宁次一时之间竟有些出了神。 参谋长大城户三治中将小心翼翼地唤了三声“阁下”,却只换来了一阵沉默。 “大将阁下!” 第四次提高音量后,老鬼子才如梦初醒地混身一颤。他赶忙端起茶杯掩饰性地抿了一口,随即用刻意平稳的声调问道: “你继续说,把前线部队近期的战损与收获交代清楚。” 人在尴尬的时候总会装得很忙,岗村宁次也不例外。 看到自家司令官窘迫的模样,鬼子中将强行压住想吐槽的冲动,继续先前的汇报工作。 “晋省方向的敌军,已连续两日猛攻北城外围工事,”大城户三治翻开战报,指尖在损失统计表上顿了顿,“目前,我们已经丢掉了四成左右的据点。” 说到这里,他快速翻页,声音提高了几分: “不过武士们也没有坐以待毙,山田少将曾多次组织中队级别的反冲锋波次,并且顺利摧毁了不少坦克和装甲车。” “只是.” 大城户三治看起来有些犹豫,显然是考虑到了前线夸大战果的可能性。不过这也是司令部默许的事情,毕竟困境之下的武士们需要希望。 稍作犹豫后,他索性将陆航的报告递到了上级手里,硬着头皮继续报告。 “只是派去确认战果的两架一式战隼,全部被敌空一师击落,具体战果尚未核实。” 话毕,中将参谋长立正低头,等待着自家大将的下文。 岗村:“我记得之前的侦察报告提到过,晋省CG部105mm及以上火炮至少有500门?” 大城:“是的,八路军炮兵的编制非常固定,补充的速度也很快,几乎从不缺编。只要是主力步兵师,就会装备36门105榴和12门155榴。” “除此之外,本次冀省战役,敌人还出动了全新的240毫米自行火炮,这些超大口径应该是军直属或者集团军直属。” 此话一出,整个司令部内骤然陷入死寂,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 看着一个个装死的参谋们,冈村宁次就气不打一处来。他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,直接说出了在场众人的心里话。 “慌什么慌,不就是八路军的工业实力达到了阶段性巅峰,开始爆产能了嘛。” “从昭和十五年年初开始算起,敌人的实力每隔一个季度就会暴涨一次,这难道不是我们早就总结出的事情?有什么好惊讶的!” “在我看来,要不是有兵员素质问题和自由法国这个累赘拖着他们,说不定TG早在去年年中就开始爆兵了。” 正所谓是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 自打接连吃了数场大型战役的败仗后,鬼子们终于放下了偏见与架子,开始研究起了八路军变强的蛛丝马迹。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原因,但本子们还是得出了近乎规则怪谈的周期性规律:敌人每三个月到六个月就会升级一次现役装备。 当然了,洞悉规律、接近真相并不代表有办法反制。 就像现在的冈村宁次,他也只能说一些老套的场面话来安抚下属,从而强行提振司令部里摇摇欲坠的士气。 “好了,诸君何必如此消沉?北城城内四区,可是足足有150万支那平民。再加上500欧美侨民,这些可都是我们手上的筹码。” “至于八路军所谓的心理战?” “那种东西怎么可能有用,毕竟在座各位的手上早就沾满了民国人的血。既然都是战犯名单上的候补,那不如背水一战为蝗国尽忠!” 对于绝大多数鬼子而言,即使晋升到了佐官乃至是将官这一级别,仍无法免疫尽忠一词的号召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