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宣读完圣旨的常喜,没得到苏明哲恩准,不敢起身,不过悄悄抬头,见苏明哲情绪不佳,虽然不知道缘由,却也只能谄媚地赔笑道: “王爷,官家对您可是孝敬有心,从登基之日起,就开始为您在临安城外,西湖旁建造宫苑!” “那宫苑里,不仅有三十六殿,还有从天下遴选的三千佳丽……” 常喜小心翼翼说着临安旧事旧物,终于让苏明哲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下。 还记得前些年,常喜到襄阳宣读圣旨,自己需要设置香案,下跪接旨。 如今,自己却是坐在银安殿的龙椅上,常喜这个总管太监却要跪在自己面前陪着小心。 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想当权臣呢。 原来,这权臣比做皇帝还舒服。 心情好了,苏明哲就让人把圣旨接过来,看了看。 听常喜说,这圣旨是小皇帝亲自写的。 三四岁的孩子,毛笔都拿不稳,写出来的字,更是张牙舞爪,如同雪泥鸿爪,让人难以辨认: “这小子的字,还需要多练练啊……” 苏明哲看着圣旨,脑海里莫名地就开始幻想,自己回到临安城,和唐安安母子,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模样,嘴角不知不觉中,就露出了一丝微笑。 常喜见苏明哲终于笑了,这才暗松了一口气。 他这次前来大都宣旨,还带了谢太后的一个任务。 不管如何,都要把苏明哲哄去临安。 “陛下有心了。” 苏明哲猜测给自己在临安建宫殿,大概率是唐安安,或者史嵩之安排的,和小皇帝无关。 不过,这份圣旨毕竟是小皇帝手写的。 这就让苏明哲感受到了一丝丝的父子情: “常公公,免礼,平身吧。” 让常喜起身后,苏明哲赐了座,然后询问起了临安城目前状况,顺带又问了问南昌伪帝怎么样了。 前些年,沂王赵贵谦自立为帝,在南昌建了新朝廷,把面积本就不大的南宋,一分为二。 此刻临安政令还能管辖的范围,不过江南附近五六路,一千万人口罢了。 作为小皇帝的亲爹,苏明哲都开始为他打抱不平了。 不多时。 文武官员得知消息,进来道喜。 苏明哲见大家都到了,就宣布自己临时做的一个决定: “小皇帝拜我为相父,我不能不去临安谢恩!在我离开后,大都城大小事务,交由察必王妃、刘长史、杨总管代为主持,其他各部辅助,不可乱了法度……” 第(3/3)页